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动态行业新闻

我省获201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含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高

发布时间:2014-08-29 00:00:00文章来源:衡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阅读: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14年度资助结果,我省获201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以下简称杰青,含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优青,又称“小杰青”))项目13项,创历史新高,其中杰青2项,分别是湖南大学何彦教授,长沙理工大学曾祥君教授;优青11项,其中中南大学5项、国防科技大学3项、湖南大学1项,湖南师范大学1项,湘潭大学1项。13项获得者均获得过省杰青资助。

    近年来,为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省基金一直致力于基金管理创新和基金计划改革,一是加强基金的顶层设计与布局。与国家基金委做好衔接,瞄准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国家基础研究主要发展方向,使基金工作始终坚持聚集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更加聚焦战略需求;二是增加省杰青和青年基金资助比例和强度,进一步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支持更多的青年科技人员开展基础和原创性研究工作,大力释放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探索需求。给更多的省拔尖人才“练兵”的机会,提升冲击国家杰青的命中率;三是加强设备国家杰青(含优青)的点对点的服务。邀请国家基金委领导和国家杰青获得者做专题讲座,同时组织国家杰青申报者主动向国家基金汇报和极力推荐;四是组织青年论坛。举办同学科领域和不同学科领域青年论坛,交流各自研究进展,分享研究心得和体会,激发创新活力;五是固化基金办年度日常工作安排。每年6-9月完成下年度省基金计划立项,与国家基金申报形成无缝对接,10月至下年度3月服务依托单位申报国家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于1994年设立,主要用于支持45岁以下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于2012年设立,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之间形成有效衔接,促进创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主要支持男性38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具备510年的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研第一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

    今年是国家杰青设立20周年,自1994年设立以来,国家杰青共资助青年学者3004人,资助总额44亿余元。资助规模从建立之初的每年50人,增长至目前的200人左右,每项资助强度由60万元,增长到目前的200万元,其影响之大,在基础研究领域无出其右。国家杰青获得者大多成为各自领域内的权威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据统计,现年60岁(含)以下的院士中,81.82%曾获得过国家杰青的资助;现年4150岁年龄段的院士中,92.16%曾获得过国家杰青的资助。截至目前,国家杰青中已有14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4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杰青设立20年以来,我省共有53人获得国家杰青资助,作为湖湘拔尖科研人才的代表,他们推动了学科繁荣,带动了一大批高水平研究团队的发展。他们通过一系列基础研究的重大原始创新,着力解决了国家和我省战略发展和现实需求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他们是我省宝贵的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军人才,有力推动和提升了我省科研在国家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如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教授领衔的生物纳米团队,湖南商学院院长陈晓红教授领衔的复杂环境下不确定性决策研究团队,湘潭大学校长黄云清教授领衔的科学工程计算与数值仿真团队,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韩旭教授领衔的计算固体力学团队,省政协副主席、长沙理工大学校长赖明勇教授领衔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团队等。

上一篇:衡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下一篇:第四届“芙蓉杯”大赛召开新闻发布会 “孵化项目评选24强”出炉

版权所有:衡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衡阳市华新开发区长丰大道33号

湘公网安备 430408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