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亿龙专题考察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发布时间:2015-06-15 00:00:00文章来源:衡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阅读:
雨中的农科所国家试验基地内,试验田里的禾苗青翠欲滴,呈现出蓬勃生机。昨日上午,李亿龙冒雨在试验基地内实地考察,他一边看一边问,指出农科所要与农业部门、科技部门、科研院校联手合作,系统研究“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这个课题,以信息化武装农业,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来到特变电工研发中心,工程师现场演示了企业自主研发的工业4.0设计系统,通过这套软件,只要输入产品的设计参数,2分种内就能自动生成上万个产品模型。在南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基地,李亿龙与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们进行了现场交流,并鼓励大家要充分利用学校创新创业服务基地这个平台,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业能力。
李亿龙在随后召开的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完善平台、引进人才、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对座谈会上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李亿龙要求市科技部门全面听取,迅速拿出具体政策意见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并对全市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水平进行了强调和部署。
要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科技是强盛的基础,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要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必须站在创新的制高点上。全市上下都要更新观念、形成共识,在激烈的竞争中牢牢抓住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这个关键要素。
要明确目标,建设创新城市。把衡阳打造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凸显科技引领作用,推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要围绕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个目标,抓紧完善各方面工作,在一些关键领域尽快实现突破。
要突出重点,推进“四化”融合。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武装新型产业;要推进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依托信息化管理打造“智慧城市”;要推进信息化与市场化融合,以信息化手段解决市场的供需矛盾问题;要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的商品化生产。
要夯实基础,加强平台建设。要打造好科技创新研发、科技企业孵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三大平台”。要加快衡山科学城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和企业建立自主研发中心。
要抓住关键,壮大人才队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要制定培训计划,培养一批科技人才;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要用好人才,不断为各类人才创造最优的环境,让人才在创新舞台上大展身手。
要完善机制,加大创新投入。进一步完善我市科技创新的规划指导机制、投入保障机制、激励补偿机制、风险化解机制、专利保护机制等,不断推动衡阳科技创新水平迈上新台阶。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段志刚参加调研并主持座谈会。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邓柯参加调研并出席座谈会。市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罗春耀、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文格波,高级农艺师黄益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孙树波等在座谈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