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与省科技厅共商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17-02-13 00:00:00文章来源:衡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阅读:
2月8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农,市委副书记、市长海兵市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贺文及副市长龚学余率市政府办、市科技局到省科技厅就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共同推进衡阳申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新产业平台建设、衡阳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人才队伍集聚等议题进行了会商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杨治平主持会议,省科技厅党组书记童旭东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技厅厅领导贺修铭、鲁先华、周纯良、朱皖、刘铁兵,市领导张贺文、龚学余参加会议。 周农指出,衡阳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当前在保持稳增长的态势上,紧紧围绕“五个新衡阳”发展主题抓发展并取得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2853.02亿元,同比增长7.9%,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周农对省科技厅长期以来对衡阳科技创新发展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尤其是指导衡山科学城建设,让衡阳科技争资引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6年,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1.6%,建成了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一批创新平台,促使科技人才加快集聚。周农表示,衡阳将创新性地抓好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厚植科技创新优势,抓好产业园区、企业创新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环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希望省科技厅继续加大对衡阳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推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在衡阳落地开花。 周海兵指出,近年来,衡阳市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成效明显,形成了输变电装备、高端汽车零部件、核原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当前正在围绕核工业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2017年,衡阳市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补齐科技短板,着力实施知识产权示范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工程、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创新人才队伍集聚工程四大工程,全面提升衡阳创新发展能力。同时,请求省科技厅在申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平台建设、产业技术攻关等方面加大对衡阳的支持力度,助推衡阳又好又快发展。 童旭东指出,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围绕“五个新衡阳”抓发展,围绕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在衡山科学城建设、产业化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童旭东表示,衡阳在历史上为我国防事业、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核工业优势独特、链条健全,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核安全性的提高,衡阳核能源开发将大有可为,建议推动建立相关研发中心,重点在核原料的分离、制取、核电设备制造和城市矿山开发等方面加大攻关力度,推动核能工业的提质升级改造,加强产业提质升级,利用科研院所的资源实施核能工业产学研的链条衔接,打造好军民融合产业园,实现产业特中生强。衡阳的高端汽车零部件发展来势很好,建议适应汽车产业节能、智能、轻量化等发展方向,加强新材料、新能源、储能等关键技术的攻关,推动汽车零部件与省内汽车制造业的配套,将产业做大做强。童旭东指出,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必须推进大兵团协同作战,建议发挥地市、行业和协会的作用,跨部门、跨学科、跨行业进行协同创新。建议衡阳市围绕我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重点,结合本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积极组织全世界创新资源、人才团队,省、市、社会各界共同投入,通过组织实施重大创新工程,以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省科技厅将在项目实施、引进人才团队、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政策等方面,提供相关服务。 省科技厅相关处室及市政府秘书长邓小林,局领导罗春耀、刘启静参加了这次会议。